关于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文书君 人气:2.11W

篇一:《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关于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发表于190x年。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解析》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很早就想读这本书了,但一直有各种原因没有去实践,寒假在家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好好读读这本名著。《梦的解析》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其实这本书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我存于心中的道德观。读过这本书后,每当看到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都有种异样的感觉。

这本书分可以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于方百计要突破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梦的解析》指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为他在闻释梦和神经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他总结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通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可以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

来自潜意识。梦既不是灵魂的显现也不是上帝的启示,而是人类早年实践活动的浓缩品和沉淀物。

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保持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完全破除伪装后,梦的真实意义便浮出水面,即可达到解梦的意图。在精神分析治疗时,通过解梦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病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

《梦的解析》一出,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所以,这本书刚出版时受到了很大的冷落和责难。虽然今天,人们发现这本书有着它伟大的价值,而且弗洛伊德伟大心理学家的地位逐渐被认可,但是,我们对于他的观点并不能全盘接受。《梦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

首先,《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虽然其中的解释不乏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另外的一点,上文也有提过。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通人身上,就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了。在《梦的解析》中,这一点也有体现。第二,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基于这样的理论,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这样的说法不但难于被人接受而且过于绝对,并不能涵盖所有梦的意义。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可以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事实上,在我们的梦里,除了满足愿望的梦之外,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单纯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务影响而做的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民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纵使梦本身的含义并不单一,他也不能给出过于多的解释,因为这对于一个理论的诞生是不利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这个理论学问来说,弗洛伊德不能兼顾梦的含义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后,弗洛伊德提出进行梦的解剖分析时必须对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应该肯定的。也因

为这个原因,我们不应妄自对他人的梦加以揣析。要想正确地解梦,我们就必须对做梦者有一个长期的纵向了解,因而解析梦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费时费力的。

虽然有不少缺憾,但作为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梦”的著作。该书全面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篇二:梦的解析___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在社会学的课堂上,丘霞老师推荐了很多书目供我们选择阅读,比如《乡土中国》、《菊与刀》等等。在我听到《梦的解析》这本书时,顿时产生了想要阅读的强烈欲望。因为从小到大,自己都对梦有着很大的好奇,为什么我会梦到我骑在老虎的背上?为什么我会梦到爸爸妈妈?为什么这么有趣的梦在我醒来之后就不记得了呢?太多的好奇,太多的疑问,驱使我对《梦的解析》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兴趣。所以,我也选择了这本书来阅读然后写读书笔记。

首先,我先对我阅读的这本书做个大概的介绍(不涉及书里面的实质内容)。 书名:《梦的解析》

书的著作者:奥地利 弗洛伊德

翻译者:周艳红、胡惠君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梦的解析》作为弗洛伊德的主要代表著作,其重要性最终被人们认可,在弗洛伊德生前,一共出了八版。《梦的解析》已被视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现在,一些西方学者把《梦的解析》称为“揭示人类心灵的奥秘”之作。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唐斯博士将这本书列入“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编者

有了粗略的认识后,接下来我将就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以我的视角和领悟进行分析和概述。

我将这本书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弗洛伊德对前人的理论以及观点进行收集和展示,它表现的是弗洛伊德对于前人对梦的研究的成果的熟知,以及他对这些成果的尊重。当然,这些重要的理论也为弗洛伊德自己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则是弗洛伊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一的展示和剖析,将梦的整一个过程清晰地向读者摊开。这两个部分可以说很完整地将一直以来人们所关注的梦的解析的成果告诉了读者,书中不仅有理论的陈诉和分析,更是有大量的实际案例的分析,使整本书内容相当的厚实。

接着,我将这两个部分分开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有关梦的科学文献

前面有提到这部分是弗洛伊德对前人理论和观点的陈诉,里面包含了不同学者对梦的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其中有完全对立的观点,也有相互依存的观点。弗洛伊德不带有主观色彩地对它们进行了充分地展示,体现了对前人的敬畏和尊重,也是对研究的一种严谨态度的体现。

这部分具体包含了以下的一些内容:

1. 梦和清醒生活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虽然梦并不是源于另一

个世界,但确实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布达赫、斯图吕贝尔等);

2. 二是梦是清醒生活的持续,梦和我们不久前在于意识中存在的想法有关,梦的内容同他全部生活中的事件和经历有关(哈夫纳、莫里、詹森等);三是梦立足于显示,梦中情景往往是有规律地包含了梦者在清醒时所思考的事情(马斯、温特斯坦、拉德斯托克、卢克莱修等)。 梦的材料:梦中记忆 梦中记忆功能呈现了一些特点:一是梦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拥有那些白天根本不进入记忆内容的事情;二是与记忆加强有关的梦,它常常在梦中有梦,而接下去做的梦会对最初出现的、含混的记忆做出彻底的鉴别;三是另一种梦经常采取的资料并在梦里不断出现的源泉是同年的经历;四是梦里记忆最显著和最费解的特征,体现在梦中复现的材料上。 梦的刺激和来源 这部分是相当详细的,由梦的来源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外部(客观的)感觉刺激、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内部(器官的)躯体刺激、纯心理刺激源。然后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学者进行证实和阐述,详细地介绍了梦具体来源于什么,并用相关的理论和事实支撑。 为什么醒后会忘记梦 这部分主要呈现了斯图吕贝尔和鲍纳特利的研究成果:白天清醒,会忘记大部分感觉和知觉(太微弱);大部分梦的意象只发生过一次,很难被记住;构成梦的内容的东西缺少实际内容;大部分人对梦没有什么兴趣(前四个由斯图吕贝尔提出);清醒状态和睡眠的存在,感觉的变化无益于两者间的互惠性复制;梦里有意念的材料的非凡安排使得它们难以转换到清醒的意识中(后三个由鲍纳特利提出)。 梦的显著心理学特征 简单介绍了梦的一些心理学的特征,然后对比了梦与白天对应思想的区别,主要是将观念转化为幻觉。然后提到不能把因果律应用在梦的内容上,因为梦本身就是具有跳跃感的,有很强的扭转能力。且不连贯性是梦的主要特征之一。 梦中的道德感 首先,对于梦中的道德,有两个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道德在梦中不占支配地位(詹森);二是认为在梦中人的道德特点也和白天一样存在与梦生活中(叔本华、费舍尔、萧尔茨、希尔德布兰特)。由此,也引起了对于梦的责任性和非责任性的争论。 做梦及其功能的理论 在这章节中对梦的理论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白天的精神活动完全延续到梦中,心灵不入睡,它的机能依然是完整的,但由于处于睡眠状态中,有异于清醒,在睡时它的.正常功能必然产生迥异的结果;二是与第一种相反的理论,认为梦是精神活动的贬低,是联系的放松,是材料进入的降低;三是凡是白天清醒时,心灵无法或根本无精神活动的能力和倾向。可以说第一种理论是根据偏执狂的模式来构建梦的,而第二种则将梦类似于心里缺欠和精神错乱。 梦和精神疾病的关系

这里主要是不同学者的认识,比如圣·德·桑克堤斯“梦是精神病的

始作俑者”,康德“疯子是清醒的梦人”。虽然对于它们的关系有着不

同的说法,可是有一点我们不容置疑,就是它们两者之间有着一种神

秘的关系。

第二部分 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的剖析

虽然梦的解析是个复杂又深奥的课题,里面有着很多很多的前提和结论。可是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将叙述的顺序安排得非常巧妙,使读者能够很清晰地跟着他的步调走。要研究一样物体,当你确定要实施,那么你必然有着充足的把握,即心里有着自己的研究方法。所以弗洛伊德在最始就搬出了他自己的梦的解析的方法。然后,你研究一样东西必定是对它所产生的意义有兴趣,所以接着弗洛伊德便给出了梦的最终目的——欲望的满足。这也是贯穿整一本书的结论,之后的很多梦的解析都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之后关于梦的伪装,在我看来其实是对梦是欲望的满足的一个延伸,从侧面也证实了前面观点的正确性。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便开始了真正的主体部分,从梦的形成到梦的工作,梦的完成,按照清晰的顺序进行一一的解释分析。

这样的安排,不得不让人佩服,是一个原本复杂的东西,清晰明了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足以体现作者本身对这个事物熟识程度,以及他清晰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就具体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这部分,首先先将很早以前科学界运用的两种解释梦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一是帮梦视为一个整体,并力图用另外的内容去取代它,这个内容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就某种意义而言,带有象征性;二是解码法,把梦当做一种密码,在这种密码系统里,每一个符号都可以按固定的方法转化为另一种我们已确定其意义的符号。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两种方法都有着自身的缺陷,所以他继而提出了他自己的方法:把梦当成一种症状看待,把梦的解析当接解除症状的方法。采用这方法,必须让病人有两种变化:一是加强对精神感受的注意力,二是降低对白天那些每天出现在自己头脑中种种思想的批判。为了证明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弗洛伊德为我们展示里一个具体梦例的分析。

2. 梦是欲望的满足

这是梦最根本的目的,弗洛伊德通过对各种梦的分析,有成年人的,有孩童的,然后总结归纳得出了这一个结论。同时这个结论也在各种梦的解析过程中不断的被证实。这是本书最根本的结论,可以说是整本书的一个根基,之后的所有理论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3. 梦的伪装

梦的伪装就是梦的稽查作用。也许有人认为一些不愉快的梦并不是欲望的满足,但是这一章节,就清晰地解释了其实那些梦也是对欲望的一种满足,只不过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些欲望不想对别人说,甚至自己也不愿承认。因为对梦的主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欲望存在一种强烈的放,以及很想把它一直下去的欲望,所以梦就进行掩饰,使其伪装得无从辨认。这从某个方面来说,侧面验证了前一章结论的正确性。

4. 梦的材料及来源

其实梦的来源在第一部分里面已经很详细地进行过分析了,也最后得出了

四个结论。所以这个章节主要是在分析梦的材料,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梦的近期和无关紧要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来自幼儿期的材料。然后对于梦材料在梦中的呈现的方式也做了说明:发生在近期,对于我们的思想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经验在梦中直接呈现;几个发生在近期的并且具有意义的经验在梦中结合成一个整体;一个或更多的重要经验会在相同时间内产生,但琐碎的记忆也会在梦中出现;一个内部的重要经验在梦中往往是以一个近期的但次要的印象呈现出来。

5. 梦的工作

这是整本书的主体部分,也是整本书最具精华的部分。内容上的重要性和全面性都是无可比拟的。在这一章里面作者提出了很多的概念,如梦的凝缩作用、梦的移置作用、梦的变现方式、梦的认同作用、梦的表现力等等。 凝聚作用:通过省略来体现的,换言之,梦并非梦念的忠实翻译或是它的不动的投射,而只是梦念的部分的、破碎的复制。

移置作用:梦能拒绝高度强调和受多方面强化了的那些元素,而选在属性上次于它们的那些元素作用的梦的内容。移置作用的结果是让梦的内容与梦念的核心不再有类似的地方,梦所呈现的只是存在与潜意识之中的梦的欲望的一种满足。梦元素具有多重决定作用。可以说,移置作用也是完成梦的伪装的一种方法。其中,梦念中能够进入梦的那些元素需要具备一个条件:它们必须脱离由抵抗施加的稽查作用。

梦的表现方式:梦表现因果关系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梦的顺序来呈现,二是意象的直接转变。

认同作用:和共同元素有关的单一一个人在显梦里出现,第二个或别人在梦中都好像受到压抑。

复合作用:能扩展到好几个人,梦中的情景有事把各种人的特征中和在一起,但不表现为一种相同的特征。

梦的表现力:梦的表现只是由模糊的词语表达结合而成的。梦对所使用的特殊精神材料表现力大都为视觉形象的表现力。梦只是利用潜意识思维中已存在的象征。

梦的象征表现:在梦中,共同象征比共同语言的使用更为广泛。象征的歧视性和梦能做“过度解释”的特征有关,即梦的单一内容可以代表性质上完全不容的思想和愿望。

梦中的计算和言语:梦的工作是将数字和言语作为表达目的的一种媒介。 润饰作用:这是形成梦的内容的第四个因素。它将梦进行润饰,使梦不再荒谬和断裂,并和理智的经验模式相似。对梦的内容进行润饰的精神功能极有可能和清醒的思维活动是一回事。

6. 梦的过程心理学

这一章节是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解析。梦的遗忘,心理学分析,主要在抵抗中出现,梦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夜间抵抗作用削弱了。所以提出了有助于梦的形成的两个因素:一是抵抗力量的削弱,二是对抵抗的逃避。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我们在白天所形成的思想旁支,只要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正在找寻的梦念什么,那么它的数量和性质是不重要地。这章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退行。书中通过两幅示意图进行清晰的展示这个过程的。如果我们把清醒生活中来自潜意识的精神过程的发展看做是“前行的”,那么,梦就具备一种“退行”的性质。有三种退行现象:地形学退

行、时间退行、形式退行。梦之所以会是愿望满足,心理学上认为,源于它们是潜意识系统的产物,而潜意识的活动,除了愿望满足以外,没有别的目标。这一章对于几组名词进行了对比解析,即原发过程和继发过、潜意识和潜意识。

对于整本书的具体分析就结束了,这只是我在阅读玩整本书之后,做的整理和一个梗概。书中内容当然比这些要丰富很多,里面不得不提的就是大量的梦例的分析,这些梦例的存在,是对整本书里的结论最好的佐证。我在看完整本书后,虽然依然不能解析一个具体的梦例,虽然无法解释很多的疑惑,但是我知道了很多以前我疑惑的东西。对于梦材料的来源以及梦的遗忘,还有梦具体在形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我还是有了很深入的一个了解。这也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一个收获。我认为这样一部著作,值得我们去阅读,或许每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因为里面有着太多的概念,太多的结论,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深入地推敲和琢磨。由于我只看了一遍,可能还是对其中很多的东西处于半知半解状态,但是我想,我会继续阅读第二遍甚至是第三变。

篇三:《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对于《梦的解析》的评价,历来好坏不一:鼓吹者认为,本书开拓了研究梦的崭新领域;实验心理学家则因为释梦的种种说法不能实验,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志而不屑一顾。但这一本著于189x年的著作,其分析、研讨的内容却颇引人深思,至今仍然很有说服性、仍然很有指导性意义,足见本书的历史与研究价值,其地位也绝不是某一部分人不能赞同就能撼动的。而就弗洛依德本人的精神分析来说,释梦却是他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整本书阅读下来,我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很多书中的精彩语录,我简要地摘抄几条与大家分享。

1.疯子是醒着的梦者。

2.当一个人爬山涉水,披荆斩棘;终于爬上一个视界辽阔的空旷地,而再发现下去便是一路坦途时,他最好是停下来,好好地想一想,下一步如何走才好?

3.梦中所展现的主要是人的本能,可以说人在梦中回到了自然状态。他冲破清醒时被意志禁固的压抑。

4.梦中的身体不能动等运动麻痹,是神经意识与肢体的矛盾体现。

5.梦中忘记的往往是重要的,是稽查的抗拒。

6.在科学的研究中,往往一个难题解不开时,不妨加上另一道难题,一并考虑,反而有时候能找到意外的解决方法。

7.最后渐渐明白:梦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潜意识,真实意图。

8.表面看来,梦常常是合乎逻辑与合理的;由一个可能的情况开始,然后经由一连串的发展而得到一个近理的结论。

9.前意识与潜意识。

10.再度校正是梦运作四个元素中最能被大多数作者观察到而且了解其意义,艾里斯曾有趣地描述过其功能:“事实上我们可以想像睡眠中的意识如此对自己说:‘我们的主人(清醒时刻的意识)’来了,它是具有强而有力的理智和逻辑等等。赶快!把材料收集好,将它们排好——任何秩序都行——在它又再掌握实权之前。”

11.梦的形成机制最喜爱的逻辑关系只有一种,那就是相似,和谐的关系,——即恰似。

12.梦的形成至少经过一天以上的酝酿。

13.焦虑是一种原欲的冲动,源起于潜意识并且受到前意识的禁制。

14.梦里所梦见的是梦的愿望,欲在醒后将之蒙蔽的事实。

接下来,我将逐章进行记录,并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二者互相穿插。

第一章 一九0x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

一般守旧者对梦的评价,他们深信梦与超自然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一切梦均来自他们所信仰的鬼神所降的启示。在亚里士多德的两部作品中曾提及梦,当时他们已认为梦是心理的问题,它并非得有自然。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一种由于“精力过剩”而带来的副产品。所谓的“精力过剩”,正好说明梦不是超自然的显灵,而受制于人类的精神活动。梦是按照做梦人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同的精神活动。

世俗世界一直在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释梦。其一就是把整个梦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尝试用另一种内容来取代它。这种方法从某些方面看来,是在利用“相似”的原则,有时似乎非常的高明。这就是所谓的“象征性的释梦”。我觉得无非是将梦中的一些事物近似等同于一些其他事物,对梦进行改造和解释,其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无法论证的。一些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的人,在对梦做出解释时,主要使用的就是“象征性释梦法”,从梦的内容、形式上来对未来进行臆测。另一种释梦法可以称为“解码法”,视梦作为一种密码,其

中每一个符号,都可以像密码册一样,用另一种已经具有意义的内容来对照着一一解释。给我的感觉有点像周公解梦了,通过想做,找到梦中事物对应的密码,根据其意义进行合乎常理的解释,其一册结果又取决于我们自身信或者不信,老话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释梦法都成功地解释了部分梦,但是它们的不可靠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可以说都是主观臆测的,没有科学根据的。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谬的,并不是以我们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它的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造起来的。”他说:“我必须坚持,梦实际上是具有重大含义的,一种释梦的科学程序是可能的。”

弗洛伊德用把梦本身当做一种症状,利用梦的解释来追溯梦的病源,并据此来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和治疗歇斯底里恐惧症、强迫意念等精神病症状类似。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

精神分析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他本身能否将所有涌上心头的感受完全托盘说出,而不因为自己觉得那是不重要、毫不相干、甚或愚蠢的而不说出。他必须对自己的各种意念保持绝对公平,毫无偏倚。因为一旦他的梦、强迫意念或其他病状,无法理想地被解决时,那是由于他仍容许本身的批判阻滞了它的表白。

一旦释梦的工作能完全做到,那么就可以发现梦是代表着一种“愿望的达成。”

第三章 梦是愿望的达成

梦的实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无论梦是如何地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而且甚至内容往往是毫不隐饰即可看出来的。我们知道,欲望虽然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它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寻求满足,由于在意识的门口有“检查员”的检查作用而不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人们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检查作用的松懈,无意识(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以绕过“检查哨”(或者说绕过抵抗),并以化装(即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就是梦的内容,也并不是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

有些梦,例如,口渴的人梦见喝水,就是容易理解的。我平时睡眠极好,不易被身体的需求所扰醒;如果我能用这喝水的梦,来缓和我的渴,我就可以不用渴得醒过来。有时候我们内急,在梦中我们甚至会梦见厕所之类,在我们上厕所的时候,现实中的我们就通过尿床来得以解决。它就是这样一种“方便的梦”,梦就如此取代了动作。但是,有时人会梦见各种各样的、不愉快的、甚至使人感到痛苦或焦急的、以及东拉西扯毫无意义的梦境,这又怎样解释为“一种愿望的满足”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弗洛伊德创用了两个名词--“显梦”和“隐义”。大多数的梦的解释都不是简单的,因为梦有显意和隐义。对梦的解释并非就其梦的表面内容作解释,是以探查梦里头所隐藏的思想内容而作的阐释。所谓显梦,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义,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做梦好比编造谜语,显梦是谜语所说出来的内容即谜面,隐义是谜语未说出来的让人猜测的内容即谜底。

第四章 梦的改装

在对这些梦作解释时,就要引出梦的改装现象。我们需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或谓倾向系统,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每一个人,其实也都有一些不愿讲出来的愿望,甚至有些连对自己也都想否认。如果我们想到那些梦的隐意均是经过分析才能为我们所意识到,而醒来后,意识到的仅是梦的显意时,我们当可推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反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可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从为意识所接受,而必须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它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

界。”梦之所以需要改装为不愉快内容,其实就是因为其中某些内容为第二心理步骤所不许,而同时这部分正是第一心理步骤所希冀的愿望。每一个出自第一心理步骤的梦,均为愿望之达成,第二心理步骤却加以破坏减裁,而毫无增润。

梦代表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人焦虑的梦,让人感到惊恐的梦?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一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达成的。事实上,这种梦并非梦的解析的另一对象,它只不过是以梦本身来表示出一般焦虑的内容而已。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其实这些令人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的反感情绪一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种种阻力。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一起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梦的伪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在工作。针对所有梦中令人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公式: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

佛洛依德认为,神经官能症焦虑都是起源于性生活的,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力比多从正常的对象转移,而无法发泄引起的。焦虑的梦的内容很多和性有关,是因为这种内容中所带的“性欲”转成了“焦虑”。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

弗洛依德深信每个梦的刺激来源,均来自“他入睡以前的经验”。只要是那些早期的印象与做梦当天的某种刺激(最近的印象)能有所连带关系的话,那么梦的内容是可以涵盖一生各种时间所发生过的印象。

我们经常由于潜意识的要求而忘掉某些事情;其实,我们可由这遗忘的事实,追溯出此人内心不自觉的用意。而遗忘掉某些事情;在这一步挨着一步的解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梦的形成是曾产生了“置换”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就是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开始必须从那些有较强潜能的意念里,逐步地吸取能量,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呈现出来,上升到意识层面。这种转移想象在日常的动作和行为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一个孤独的老处女会近乎疯狂地喜爱某种动物,一个单身男人会变得很狂热地收集物品,一个老兵呢,会为了一小块有颜色的布条——旗帜,而不惜牺牲生命。

一、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没什么关系的印象

梦的来源包括:1.一种最近发生而且在精神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并不直接表现于梦中。2.几个最近发生而且具有意义的事实,在梦中凝合成一个整体。3.一个或数个最近发生且具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印象来表现。4.一个对作梦者本身极具意义的经验(经过回忆及一连串的思潮),却经常在梦中以另一个最近发生但无甚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

二、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

每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经验有关。那些在醒觉状态下所不复记忆的儿时经验可以重现于梦境中。许多心理学家在分析病患的心理问题的时候,都试图从现实的恐惧中挖出童年经历给其带来的阴影和影响。当然很多例子都可以表明这两方面有极大的联系。

三、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

肉体上的刺激又可分三种:由外物引起的客观上存在的感官刺激、仅能主观觉察到的感官内在的兴奋状态,以及由内脏发出的肉体上的刺激。

四、典型的梦

1.尴尬——赤身裸体的梦

这种梦的要点就是“梦者因梦而感到痛苦羞惭,并且急于以运动的方式遮掩其窘态,但

却无能为力”。心理症病人童年时曾在异性小孩面前暴露自己肉体的记忆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患妄想病的病人,常在他脱衣时,有种被人窥视的妄想,这也可以直接来自于童年的这种经验。其他性变态的病人中,也有一部分由这种童年冲动的加强引起所谓的“暴露症”。

2.亲友之死的梦

其内容均为至亲的人之死,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儿女的死亡。在这儿,我们必须将这种梦分成两类:一种是梦者并不为所动;而另一种却使梦者为至亲之死,而深深地感伤,甚至于睡中淌泪啜泣。许多人,他们目前与其兄弟姐妹十分要好,并且为其死亡而悲恸逾常,但却在梦中才发现他们早年所具潜意识的敌意,仍未完全陨灭。

大部份的“父母之死的梦”都是梦见与梦者同性的双亲之一的死亡,因此男人梦见父亲之死,女人梦见母亲之死。一般而言,童年时“性”的选择爱好引起了儿子视父亲、女儿视母亲有如情敌,而惟有除去他(她),他(她)们才能遂其所欲。小孩最原始的“性愿望”是发生在很早的年岁,女儿的最早感情对象是父亲,而儿子的对象是母亲,因此对儿子而言,父亲变成可悲的对手,同样地,女儿对母亲也是如此。对双亲之一产生深爱而对另一方深恨形成了开始于童年的永久性的心理冲动,同时也很重要地形成了日后心理症的来源。

3.考试的梦

每一个在学校通过期末大考而顺利升级的人,总是抱怨他们常作一种恶梦,梦见自己考场失败,或者甚至他必须重修某一科目。这种梦只发生在顺利通过考试的人身上,而对那些考场的失败者,这种梦是不会发生的。

第六章 梦的运作

一、凝缩作用

一个人永远无法确定地说他已将整个梦完完全全地解释出来了。在梦的形成时,必有相当数量的心理资料经过凝缩的手续。凝缩作用的特点即在梦内容中找出那些一再重现的元素,而构成新的联合物(集锦人物,混合影像)以及产生一些共同代号。由“梦思”与值得注意的“梦内容”之间的联系正好由“梦凝缩”补缀。梦只有在睡醒后马上记下来才有可能精确地把握住所有内容,否则随着时间必渐渐淡忘而不复记忆。

二、“ 一个美丽的梦”

梦之所以会变得诙谐,多半都是由于表达意念的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往往行不通所致。往往“梦中的话”是由所说过的一些话东补西缀地凑合而成,句法可能不变,但整句的意义却可能变得暖昧隐涩,甚至连句法均有改变,往往这些“梦中的话”只不过是追述重复那些印象犹新的话而已。

三、转移作用

一个意念或一大堆意念的产生是从一大堆意念间挑选出来后,才在意识界受到特别重视,那我们就会证实的确有一种特别的心理价值(某种程度的兴趣)会附着于脱颖而出的意念。在梦的选择中占有决定性地位的“多种意义”可能并非永远是梦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而往往只是一些未为我们所知的精神力量的次要产物。

四、梦的表现方法

梦并没有任何方法来表现出梦思之间的逻辑关系。大体来说梦忽视这些连接词,它只将梦思的内涵夺取过来而加以操纵处理而分析过程的工作即是要把这被梦的运作破坏了的连系重新建立。梦处理相反意见以及矛盾的方法是值得注意的——它干脆不加理会,对梦来说, “不”似乎是不存在的。它很喜欢把相反的意见合在一起,或者把它们当做同样的事件来表现。如果某一事件是以梦中梦的方式插入梦中,那么似乎可以很肯定的说,这暗示这事件是真实的——最肯定的了,梦的运作利用梦见在做为否认的方式。

五、梦材料的表现力

六、梦的象征——更多的典型梦例

梦利用象征来表现其伪装的隐匿思想。

七、一些例子——算术以及演说的梦

关于童年的梦亦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即把时间转变为空间。人物与景象好像是在远处一样,在路的尽头;或者象是从观剧用的望远镜直立倒过来看出去那样。梦的运作把数字当作是一种表达目的的介质,这就和那些以文字表达的名字和演说完全一样。

八、荒谬的梦——梦中的理智活动

荒谬即是梦运作表现其相互矛盾的一种方法——别的方法是把梦思的内容加以颠倒。审查制度的特性是:我们不可以谈论被抑禁的事物(事实),但是却可以撒撒关于此事物的谎言。梦愈荒谬其意义就愈深远。

任何一件在梦中看来明显是理智活动的事件都不能被看为梦运作的心智成果,它只是属于梦思的材料,它们不过是以一种现成的构造呈现在梦的显意中。我们必须把梦各成分间的连系看成是无关紧要的,同时必须由每一个元素本身去探索其源由。梦是一个凝合的整体,但在研讨的时候必须把它再度回复成碎片。由另一方面来说,在梦中一定有个心灵力量在运作,造成这些表面的关连,即是说将梦的运作所连成的材料加以再度校正。

九、梦中的感情

梦中所经验到的感情,和清醒时刻具有相同强度的经验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而梦确实以更大的精力要求把其感情包括到真实的精神经验中。梦运作还有另一种处置梦思中感情的方法——除了把它们转变或减少到零以外,梦运作能把它们变得刚好相反。神经质性格的一个主要特征——即某一原因产生的结果虽然在质上来说是适当的,不过量则太过了。

十、再度校正

我怀疑那些常听到的怨语:“我有好多梦,不过却忘了大部分,只记得一些零碎”。就是因为此种急速忘却的思潮引起的,在完全的分析过程中有时我们发现,它和梦思的材料毫无关连。

第七章 梦程序的心理

一、梦的遗忘

第一、我们所记忆的以及加以解释的梦本身就受到那不可信赖的记忆所截割——它对梦印象的保留是特别的无能,而且常常把最重要那部分忘却。第二、有许多理由怀疑我们对梦的记忆不但残缺不全,而且是不正确与谬误的。一方面,我们怀疑梦是否真的如记忆的那般不相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怀疑梦是否象叙述地那样连贯——是否在回忆的时候,任意用一些新的以及经过挑选的材料填被遗漏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空档;或者我们以一些装饰品将它修饰得圆圆滑滑,以致无法判断那部分是原来的内容。

精神分析的假设是正确的——它的一个条件是:凡是阻碍分析工作进行的都是一种阻抗。梦的遗忘乃是有偏见的,并且是种阻抗的表现。梦的遗忘乃是因为分析活动和清醒时刻的思潮间有一道精神的阻隔。清醒时刻的生命无疑倾向于要把晚间所形成的梦给遗忘掉——不管是整个儿在睡醒后就忘掉,或者在白天当中一点点地忘却;我们也知道遗忘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的阻抗,而它在晚间也早就尽其力量反对过了。

梦形成的唯一规则是:心灵必须处在睡眠状态下;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解释此事实:睡眠使梦得以进行是因为精神内涵的审查制度减弱的结果。

二、退化( 后退)现象

梦是一种精神活动,和其他的一样重要;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它们之所以不被认为是愿望,而且具有许多特征与荒谬性,完全是由于精神审查制度在梦形成过程中加以影响的结果;除了回避审查制度外,下述的因素亦在梦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某种角色:需要把精神材料凝缩起来;要能以影像来表现;需要一个合理可解的梦构造的外表(虽然不一定真)。梦中存在着一种原始人性,而我们不再能直达那里。

篇四:《梦的解析》读书报告

梦是愿望的达成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初读《梦的解析》时就发现解梦的确是一门很深奥很复杂的学问,由于梦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不仅是近期的,还包括孩提时期的经验,甚至是某些已经被遗忘的经历,以及梦的肉体来源。这些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然而这还不包括梦的凝聚作用和转移作用。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梦的寓意更显得神秘莫测。

然而,在通读全书后我发现,无论是浅显的梦还是深奥难懂的梦,无论是梦的显意还是隐意,大多数都是愿望的达成。书的作者弗洛伊德在第三章中也提到“梦无论是如何地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 而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

一, 梦的运作压制了痛苦感情,从而达成了愿望。

在书的第三章中作者提到了一种实验方法“如果我当天晚上吃了咸菜或其他很咸的食物,那么晚上我会渴得醒过来。但在这“醒过来”之前,往往先有一个同样内容的梦——我在喝水,我正喝着大碗的水,那滋味就有如干裂了的喉头,饮入了清凉彻骨的冰水一般地可口。然后我惊醒了,而发觉我确实想喝水。这个梦的原因就是我醒来后所感到的渴。由这种感觉引起喝水的愿望,而梦告诉了我它已使这愿望达成,因此它确有其功能。”

相反的,在孩提时代我们也经常在睡前喝了过多的水后梦见自己上厕所,结果醒来后发现自己尿床了,而成人后我们同样会做类似的梦,只不过我们通常会醒来去上厕所。

这这些都是由于梦的运作成功地相反观念取代了所有的痛苦概念,因此压制了归属它们的痛苦感情,结果造就了一个简单而令人满意的梦——一个看来是愿望达成的梦。

二, 梦能够满足现实中未能达成的愿望

梦是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我们在学生时代常有这种情况:当我们有题目做不出来时,睡梦中我们会反复梦见做题目的场景,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在睡梦中成功解答题目。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在梦中解绝了科学难题。最著名的要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这个故事说:一天晚上,凯库勒坐马车回家,在车上昏昏欲睡。在半梦半醒之间,他看到原子链似乎活了起来,变成了一条蛇,在他眼前不断翻腾,突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凯库勒猛然惊醒,受到梦的启发,明白了苯分子原来是一个六角形环状结构,而在这之前他正为苯分子结构的构成而烦恼。正是他对解决该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得他在梦中延续清醒时的精神活动。

这种延续正是愿望的需求造成的,所以不难看出梦的作用是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未能达成的愿望。

三, 梦能满足那些在白天被排挤与潜抑的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

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但我们处于青春期时常常会做一些有关异性的梦。而另一个例子则是作者在第七章“梦的程序心理”中提到的“我一定整天都在潜意识内向R教授仿同,因为借着仿同作用。我孩童时期不朽的愿望——自大狂的愿望——才得以满足。而对我朋友的仇视(在白天当中,一定受到排挤)则混水摸鱼,取得机会而窜入梦中,但我日间的忧虑亦借着一些替代品从梦内容中表露出来。”

这些都说明当现实中我们无法达成愿望时,梦境能提供一个广阔的精神平台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四,令人不快的梦,也和别的梦一样,同是愿望达成。

作者在第七章中提到“一个属于潜意识的而R受压抑的意愿(它的满足对自我来说是痛苦的)在白天痛苦经验的不断激发下,把握时机,支援它们,因此使它们得以入梦。在第一种情形下,潜意识和意识的愿望相符合。在第二种情形下,意识与潜意识(潜抑与自我)之间的不调和则被泄露了。而这就像神仙故事中,神仙给那对夫妇的三个愿望的情况一样。这种潜抑愿望得以呈现后所带来的极大满足也许能够中和那白天遗留物所附带的不快。在此种情况下,梦者的感觉是漠不关心,虽然它同时满足了愿望和恐惧。或者睡觉时的自我在梦的形成中占据了一个更大的地位,因此对那潜抑愿望的满足产生强烈的悔恨,甚至会以焦虑感来中止梦的进行。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不愉快的梦和焦虑的梦同样是愿望达成,这和我们的理论是一致的,而且这和那些明明白白是愿望达成的梦没有两样。”

因而总的来说“一个简单而令人满意的梦——一个看来是愿望达成的梦”和“带有痛苦的经验的梦”其目的都可以统一为愿望的达成。

梦是在我们睡眠时所发生的精神活动,由于它本身不受外界限制,因而可以天马行空,也就决定了它满足愿望的作用以及愿望的达成的内容。一个人很想做某件事,实现某个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办法做成或者实现,心理上受到压抑。一旦进入了睡眠状态,所有的意念就自由地,毫无限制地涌现,在梦中满足现实中不满足。

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到:“梦,它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识昏睡,而只有少部分乍睡少醒的产物。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它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

正是梦的满足愿望的作用,使得它能够缓解现实中愿望难以达成的失落感,减轻生活的压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可以说梦是最好的精神的避风港。然而这些满足感毕竟是一时的,正如网络游戏一样,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苦感受却不能完全消除。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反而过分依赖于梦所营造的美好幻想中,一旦醒来,现实与梦境的巨大落差将会造成更大的失落感。相反的,一些痛苦经历的梦也会影响人的心情甚至动摇生活信心。这样就是为什么有人在挫折后因为一个梦重拾信心,而有的人原本快乐却因为一个梦整日焦虑。针对梦是愿望的达成这一特点,就需要解梦者探索人们梦中的潜意识的愿望,并把它呈现给梦者,使他能够正确的对待梦境,而不受梦困扰。

了解梦是愿望的达成,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该书,更深一层的理解梦的现

象,洞悉梦的本质,从而正确看待它。

篇五:梦的解析读书心得

梦是欲望的表达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

梦是常人都具有的现象,有时清晨醒来,我们会回忆起“昨晚”的梦境(也许发生在凌晨或各种可能的时间);或是感觉到梦的到来,却回忆不起它的内容;或是觉得自己没有做过梦。不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对梦有着一定的感知,将它作为人意识的产物。不过,不同的人对梦也会有不同的释义。古来就有解梦之说,这是从前的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尝试性的探索。如今的学者对于蒙又有了不同的解释。《梦的解析》一书便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向读者所展示的,他对梦的分析。

这本书中多次提到“梦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弗洛伊德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证明他这一观点,他所列举的多个梦的分析,仔细、大胆、合理,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他的理论所“同化”。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对自己所接触到的案例,更多的是以自身为例来做分析。在书中,弗洛伊德毫不避讳的向读者展现他对不同梦境的具体分析,这其中有些反映了人性自私的一面。也许正是因为人的梦境会在一定层面上反应人的利己思想,弗洛伊德才更多的选择以自己为例。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自身各方面以及经历的事情更为了解,更能与自己的梦境相联系,所以他选择对自己的梦境作出分析,更有说服力,也更为具体全面。在经过案例分析之后,弗洛伊德抛出了自己的观念“梦是人欲望的反映”。细细想来便对其有了认同感。社会中的人经常会被道德、舆论等因素影响,有着诸多顾虑,不敢直观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说是被束缚与压抑着的人。所以,他们的欲望往往也是被压制的,他们不敢将自己的私心表现出来,这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交际;他们也会对自私的想法产生愧疚感,从而抑制这些念头的增长。而在梦境这个虚幻的国度,人们道德感的束缚在松动,欲望的表达也显得自然而然。因为,在梦境之中的思想不需要你为它负责,也不并担忧会被他人知晓,同时也跳脱出道德的束缚,显得更为肆无忌惮、荒诞不羁。也许有人会反问,那如果梦境满足了人的欲望,人应该会感到开心,为什么还会有悲伤的梦?那是因为,即使在梦里,人们有时也会为梦加上一层伪装,这是由于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梦境的真实意图被窥探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希望也是一种欲望。所以,悲伤的梦并不是没有表达出人的欲望,而是人们为它刷上了一层保护漆,使得它不易被窥破。

在《梦的解析》一书阐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至今大体上尚未受到挑战。尽管我仍对梦的产生存在多个疑问,仍然对“梦”的意义有着诸多不解,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于“梦是欲望的表达”这一观点的认同。有时候,理性地直面梦境所反映的事物及观念也是人了解真实自我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