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思政理论课中影视教学法的科学运用

文书君 人气:3.21W

论文摘要:合理运用影视教学法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但影视教学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存在内容选择、时间控制及与理论教学关系定位等方面的问题。要使影视教学行之有效,就应扬长避短,要求任课教师围绕教学大纲精选内容;注重材料的思想性、实效性及科学性;处理好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并搞好影视教学资料库建设。

试析思政理论课中影视教学法的科学运用

论文关键词:影视教学;科学运用;教学效果

一、引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方案对“基础”课教材进行统编,统编教材内容精炼,集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为一体,为课程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需要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因为“改革教学方法是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多年的实践证明,“三观”教育及道德、法治观念的深入,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这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理论课教学中,要特别提倡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组织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时代气息”。影视教学法正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影视资料进行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可以更好地弥补课堂理论教学及学生知识面狭窄的不足,“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又能促进他们活跃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影视教学往往具有故事情节,更容易打动人,学生在观看影视资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可以填补“显性”教育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基础”课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影视教学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影视教学法具有自身的优势,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若应用不当,也会出现问题,导致教学手段与教育目标的背离,影响教学效果。

二、“基础”课影视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在“基础”课影视教学中,有些教师本末倒置,不能正确处理好影视教学法与教学目的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注重影视教学资料与教学内容的关系。1、影视资料选择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与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对比、选择,不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实效性及资料的多样性。例如,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思想道德方面,还是法律基础方面,个别教师在影视材料上,都选择播放“今日说法”这一法制栏目,使“基础”课课堂成为普法专栏,不仅影视教学材料不够切题,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所有的教学内容,同时材料选取的单一,也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厌倦,达不到影视教学的目的;2、影视资料的选择不负责任的迎合学生的喜好,而对具体内容是否与理论教学的主题相符、是否对学生的“三观”教育有帮助、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等方面考虑欠缺。只一味地迎合学生轻松、快乐的要求,不加选择地播放搞笑片、动画片、功夫片,甚至恶搞视频,等等。使影视教学趋向媚俗、庸俗化,无益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从长远来看,更无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个人修养。

(二)不注重影视教学材料与学生成长阶段的关系。在影视材料的选取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阅历、常识、情感发展阶段等等。其内容虽与教学内容相关,但由于以上原因,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影视材料成为课堂的负累,背离了影视教学的初衷。所以,在影视材料中,主人公的身份角色非常重要,应尽量选取与学生身份、年龄、经历、情感发展等相关的影视材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情入理,深入学生的内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影视材料的选取上,也应结合学生的心智成长,选取“难易适中”的材料,例如,在培养法律意识的教学中,选取已成为常识的法律案例,学生在一开始便知道结果,这便达不到激发好奇、引发思考、提出质疑的教学效果,反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不能正确处理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影视教学作为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形式,目的在于强化教学内容,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但若不能合理分配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时间,对影视教学材料不加剪裁、随心所欲、时间过长,便会使理论教学比例大大压缩,二者本末倒置,不但打乱正常教学计划,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极大地偏离了影视教学的初衷。内容倘再选取不当,便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更有甚者,会导致学生思考维度与教材的相左,这点是值得引起关注的。

除时间的掌控外,在影视教学中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也至关重要。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往往会看到,个别教师在播放影视材料前不对学生做任何引导,只一句“下面我们看某某片子”,学生在毫无预设、铺垫、质疑的情况下盲目的观看影视材料,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看的目的是什么。而在“看片”之后,又不能联系教学内容对“片子”内容及时作出梳理和分析,使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教学目的轮空。在影视教学过程中,倘若少了事前的问题、目标和任务,事后的深入分析、讨论,“看片子”便沦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休息”、“消遣”方式。从“片子”本身发现不了任何问题,引发不了任何思考,甚至引不起情感的`涟漪,如此影视教学,只能事倍功半,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