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引导改善教学关系

文书君 人气:2.29W
基于心理契约引导改善教学关系
摘  要:心理契约的研究源于雇主与雇员间的关系,事实上,这种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主观期望广泛地存在于经济社会中,高校中教育主体之间的心理契约影响着教学关系,最终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这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的是内容丰富且变化、更新快的大学生心理契约,如果能够主动、有预见性地、多渠道地对他们加以引导、影响,减少或避免非理性心理契约产生,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正确发展,而且有利于改善教学关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等教育;教学关系;大学生;引导
        一、心理契约
        学术界对心理契约的研究源于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契约概念的界定也是基于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企业。组织行为学家Schein (1980)将心理契约定义为:“每一组织成员与其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一组不成文的期望”。并且,根据Schein的观点,组织与员工个体之间的相互期望, 远多于彼此间在经济、物质上的需求,这些真实的主观愿望和心理需求,对组织及其成员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Kotter(1973)的观点,心理契约双方的期望越合适,吻合水平越高,契约的力量就越强大,就越能形成令人满意的相互关系。
        事实上,心理契约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社会组织中,存在于人际交往中。因此,近年来有许多国内外教育界的学者将这一概念引入教育管理研究,探索教育中的心理契约问题。高等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心理契约,在校方与学生之间,双方对彼此的义务存在着不可否认的主观期望。高等教育中教学双方心理契约能否实现是影响教学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教学关系中的问题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在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下,高校教学关系在发展变化中也显现出一些新的问题:
        第一,教学计划与学生学习需求存在差距。尽管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不断进行完善,但由于高校所处地区、师资水平等局限,教学方案设计无法与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同步,而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化不断增强,导致学生对一些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第二,师生交流少。目前高等学校师生在教与学方面的交流甚少,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是老师“独唱”,缺乏师生互动,而且特别缺少课堂外的交流,老师常是课后难以见人,学生则课后就将相关课程放置一边,师生在“教”与“学”上都难以得到及时反馈,难以产生创新的动力。
        第三,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受社会环境影响,大学师生关系发生异化,学生乐于接近自认为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的老师;同时一些教师也将师生交往夹杂入交易的成分,使得师生关系与利益相关,彼此更关注回报,更加功利。
        第四,教学关系变得紧张。由于受到收费制的影响,学生、家长不可避免地从消费者的角度处理教学关系,而教师受传统尊师重教观念的影响,理所当然地希望获得尊重,这就使得双方关系出现矛盾,难免会有关系紧张的情况。
        三、高校教学关系中的心理契约
        高校教学关系主体间没有成文的契约,但有着不可否认的心理契约。教学关系主体双方的心理契约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的心理契约内容相对简单,也相对相对稳定,个体差异不明显,主要包括学生应尊重师长、学习目标明确、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总结、乐于读书、讲求诚信等;而学生的心理契约内容则相对复杂、发展变化较快和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教师和大学生双方心理契约的差异成为影响高校教学关系的主要因素,如果能够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
        1、大学生心理契约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契约的形成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对于自己身处四年的大学,大学生的心理契约会涉及与学校相关的多方面,内容相对复杂,详见下表:
        表1  大学生心理契约的主要内容
        涉及对象                                                                 主要内容
        学校管理   良好的学习条件、充足的软硬件学习资源、合理的课程设置、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等
        专任教师   良好的师德师风、渊博的知识、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和诲人不倦的精神等
        教辅人员   良好的师德师风、良好的服务意识,生活中的良师益友等
        校园文化   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展示才华、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
        2、发展变化的大学生心理契约
        大学生心理契约不但内容复杂,而且就每一名大学生而言,他的心理契约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了解、对学校、老师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契约会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契约的主要内容会有差异。
        (1)大学一年级,是新生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过渡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向往大学里“自由”的生活,希望摆脱备战高考的紧张与束缚、渴望汲取新的、丰富的知识;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不再有家长、老师紧紧伴随的生活有些无所适从,因此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会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老师不再用应试教育方法授课;希望辅导员、班主任能够像朋友一样与他们交流,给予学习、生活中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