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战术与战略分析

文书君 人气:9.95K

1.准备

找工作战术与战略分析

一直觉得找到的工作好坏,绝对不是从投第一封简历那一刻起决定的。就好比考试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你进考场那几个小时,一句话,功夫在平日吧。

准备其实无非两点,1)明确自己想要啥样的工作 2)为努力得到1)做准备

读研两年时间准备这些足够了。

简单地说,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做好积累,比如申请交流、做一些项目(文科也可以写报告写书写论文啊)、参加社会活动,当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就抓重点,抓自己喜欢的参加。这些可以在研一完成,当然,也包括研一修完所有学分,为后面实习做准备保证好时间,因为好点的实习很多需要full-time.

接着到研一快结束的时候(暑假前)开始大量投实习,实习的目的不是赚钱,某种意义上,也不是为留在那里了,是积攒经验,所以要找牛处去实习。纯粹为了钱实习,往往后来会找不到赚钱的工作。顺利的话,暑期开始实习。

实习一般是跟自己专业相关的,比如一些大外企等,这个时候,经过实习,大概9月的时候,你通过实习期的工作与生活也就大致了解了那一类工作,一类企业是不是合适你,也就更容易明确自己想要啥样的工作了。

这样,到了真正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你就有了初步的目标,也有了一些原始的资本积累,让简历不至于太难看。

2.过程

战略:我的战略是先找粥再找大米再找肉肉,简单地说,就是循序渐进,步步高升。

有的.人找工作之初就定位:非北京的工作不去、非月薪多少不去、非什么类的不去,我胆子小,不敢这么搞。所以我一开始是广撒网,有机会就上,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就算基本不会去的地方,能攒点面试笔试经验,也忍了。等有了保底的,再有选择的上,跟目前已有机会差不多层次的全部忽略,节省时间精力。最后实现一个offer比一个offer好,当然,随着你一次次面试经验的积累,基本上到后来也成了面霸,从你被选变成你选人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心理踏实,风险小,但坏处是过于辛苦。比起那种目标极其明确,非什么什么不去的同学来说,更累,结果也未必就好。根据个人性格情况选择吧。

战术:

1)简历:好简历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简历就好比长相,不打扮除非你天生丽质,不然就见鬼了。做好简历只有一个秘诀:换个角度想。把自己当hr试试,想想自己更喜欢啥样的简历。具体操作上,照片一定要pp又正式。接着内容上,用数字、具体事例奖项说明自己具备的各种抽象的能力;形式上,任何一个标点、行间距、字体都不能有一点差错,纸张要好,看起来像模像样。一边投一边总结一边改,总之二三十遍绝对不算多。如果一直投了没回音,就深刻反省是不是简历有问题,找人家百投百中的人的学习学习。

电子版简历准备pdf,word跟txt三种格式,并加上邮件格式应对不同要求。

ps1:电脑里新建一个文件夹专门存放所有简历、证件照、各种证件扫描件电子版、已投和待投的公司职位信息记录、中英文开放性问题答案;因为一般投到后来,就会发现好多地方都是重复的,特别是网投,直接用txt里面内容往上粘,不然超时了,又得重新来过相当麻烦,开放性问题也一样。而已投待投记录也很有必要,避免人家电话你,你都不知道自己曾经投过啥,或者突然有时候中断了,就忘记投哪个特别重要的了。

ps2:文科的准备好自己各种作品集,发表文章复印件等等,作为补充和附加材料,有时候筛简历人家或许就因为你的这些材料多给你机会了

2)笔试:笔一次,长进一次

笔试我觉得关键是动脑子。理工科的情况我不清楚,文科大量是行测,英语,作文,遇上外企也差不多如此。那就集中说行测吧,因为外企的笔试无非就是英文行测加些分析题。行测一般分语文、计算、图表、推断等项目,核心是,先易后难,抢分心态。这个时候一般都是时间紧任务重,感觉卷子发下来就是不可能完成任务那就自己擅长啥,就先做哪块,一眼能看到答案的就做,做了三分钟还没算出结果的就蒙,看着四个选项明显两个不对的,就直接猜另两个中式哪个考试的目的不在于检查你到底哪几题是自己算出来的,哪些是猜的,而在于你面对压力面对困难,是不是比其他人解决的好,方法只是手段而已。公务员考试也是如此,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做了多少题,复习只是增加熟练程度,我觉得做几套题,看到思路,就差不多了。比如推断题,一共就那么几种图形变换方式的排列组合,牢牢记住几种最基本的变换方式,看到新题就套,一种套不出来就组合起来再套,再套不出来,咱们不要这个分了,随便猜一个还不行嘛这样比你做100题都不知道怎么变的有用多了。

3)面试:聊天而已,做真实的自己

TAGS:战略 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