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作文汇编十篇

文书君 人气:1.6W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字经作文汇编十篇

三字经作文 篇1

《三字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故事、知识,以三字经文的方式展示给我们,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我们学习的等等。

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讲得就是玉石本来就和普通的石头一样,经过巧匠的雕琢,才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精美玉器,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又比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段话讲得是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对的。如果一个人从小的时候不读书学习,那么长大以后会有什么作为呢?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许多榜样,告诉我们很多深刻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

三字经作文 篇2

早就听妈妈说,《三字经》是一本老少皆宜、脍炙人口的书,书中包含了我们国家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哲学道理,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默默记住了《三字经》这书,平时听别人念几句“人之初,性本善”等《三字经》中的句子,我也记住了一些,但是没有完整读过。 所以,寒假一开始,我就一口气读完后,我才发现确实如妈妈说的那样,《三字经》不过简单上千字,其内容却博大精深,有些句子我能明白,有些道理我却一知半解。

其中有两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深深地打动了我。东汉时期的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顺自己的父亲,天冷的时候用身体帮父亲暖被子;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把大的梨给自己的哥哥,而自己挑最小的梨。

这两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孝顺长辈、要懂得谦让。

想想我以前,都是衣来张口,饭来张口的孩子,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安排好。我知道了这两个故事后,觉得非常惭愧,决定要向他们学习,不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并要孝顺父母,在和同学朋友们一起时,不要逞强,要懂得礼让。

当然,《三字经》里值得我学习的故事和道理还有很多,我读了《三字经》后,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真是一本好书。

指导教师:孙学红

三字经作文 篇3

我是从三岁多时开始认识《三字经》的,那时,妈妈常常给我听《三字经》的录音,慢慢的我记住了几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但却对每一句的意思不明了。

上小学以后,老师又带领我们一起诵读《三字经》,在学习和诵读的过程中,我渐渐了知道了许多的故事明白了许多道理。

从“香九龄,能温席”这句中,我知道了尊敬、关爱自己的父母,是孩子应该做的。从“玉不琢,不成器”这句中,我知道了一块好玉,不经过雕刻成不了玉器,人也一样,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会懂得各种知识和道理。从“幼不学,老何为”这句中,我明白了我们必须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从“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中,我明白了做晚辈的要尊敬长辈。从“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句话中,我明白了连动物都知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换取劳动果实。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是“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一句。

“囊荧”的典故说的是晋朝的车胤(yin),“映雪”讲的是晋朝人孙康的故事。

车胤因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灯光苦读。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

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到了冬天,映着雪光读书。整个冬天,孙康都夜以继日地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学有大成,终成晋时很有名望的学者,南朝宋景平年间官至尚书左丞相,封德阳县侯。车胤、孙康他们虽然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却能立志苦读,没有因为读书的条件差就停止学习。他们的故事一直激励我在学习的路上不畏困难,一路前行。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诵读《三字经》,教会我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如何对待自己的长辈,如何去做事,以后我仍要继续学习、诵读《三字经》。

三字经作文 篇4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三字经》通俗易懂,是自宋朝以来历代对儿童的启蒙读物,一直广为流传。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经典的历史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早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只能住在破房子里,居住的房子正好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学着哭丧,孟母很着急,就搬家到了市集。但旁边有个肉铺,小孟子又学着剁肉,孟母更着急了,就又搬家到了学校附近,这次他受到了学习氛围的熏染,变得彬彬有礼。这让我知道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另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故事是:黄香温习。东汉时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他母亲早故,和父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夏天,由于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的缘故,晚上的温度很高,他担心父亲睡不着,就把枕头扇凉快了;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他就先睡下,温暖了枕头和席子,让父亲能够安寝。这个故事让我感悟到做小辈的应该对长辈孝顺,并努力付诸于实践当中。

三字经还讲了从伏羲到元朝的历史间发生的很多故事,我非常喜欢,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发人深思,建议小朋友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哦。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

好书伴我成长,看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真是开卷有益呀!

三字经作文 篇5

暑假里,爸爸在新华书店买回一本《三字经》。整整一个暑假,我都翻阅这这本书,看过之后爱不释手。里面内容丰富,而且琅琅上口。像儿歌似的,非常有趣,最重要的是,它还能启迪心智。阅读的时候,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不能自拔,这让我还开心了好长一段时间呢!

《三字经》短小精悍,里面包含了哲理、历史故事、古今贤文到呢更多方面的知识。它的每一句话各表达了不同的含义,虽然每一句都只有三个字,但是含义深刻,简洁明了,我一看就能知道大概的意思。自从我读了《三字经》之后,我觉得它对我帮助很大,不仅让我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比如说要“珍惜时间”、“懂礼貌讲文明”,通过它,还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

《三字经》里面有许多经典故事,有这么一个故事讲得是黄香在九岁的时候就懂得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寒冷的冬天,在睡觉之前,黄香总要把被窝暖热了再让父亲睡;夏天,烈日炎炎,黄香就把房间扇凉了再让父亲睡觉。虽然这些对于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这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我们,最为子女一定要孝顺父母,通过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还有囊萤照读,对这个故事,我同样印象深刻,它告诉我们,要从小就爱学习,好好读书,长大为祖国争光。另外还有苏洵,苏洵到二十岁才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好好读书,于是,发奋学习,后来成为了大学问家。从中我明白了,我们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将来才不至于后悔。

《三字经》中还有很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很多好榜样,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三字经》是一件文学瑰宝,到现在也不失为一本好书,不愧为中国历史的遗产。

三字经作文 篇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照常背着书包,和好友佳欣一起上学。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我快步走到座位上,等老师来上课。老师一进教室,就点我们几个好友的名字:“佳欣、雪银、丽佳、肖雨等同学,马上到校长办公室去一趟。”听了老师的话,我和同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校长办公室走去。

来到校长办公室,音乐老师罗叶每人发给我们一张卡片,我仔细一看,全是《三字经》的内容。我明白了:老师是要我们读吧。读《三字经》啊,我可喜欢了,全都是三字组成的,节奏感很强,一定很顺口的。老师看着我们激动的样子,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先读一遍吧。”没等老师说完,我们便放声读起来。刚一读完,我们就兴致勃勃地看着老师,等待老师地“评判”。老师和颜悦色地说:“你们读得很流利。但字音错了不少啊!”当时,我们几个同学都感到很鄂然。平时,我们听家里的爷爷、奶奶念,或是听同学念,就跟着随口念出来来没有认真练习过,自以为读得还可以,没想到。然后,老师把易错的字音一个一个地给我们纠正,要我们反复练习几遍,再从头读。

当我们读这一遍的时候,都觉得有些胆怯,没有第一遍的激情了,总害怕读错字音。但是,我们还是试着读,我相信:只要自己用心了,没有做不好的事。“人之初,性本善——-”这遍读了下来,我们头上还冒出了汗。哎,有这么难吗?我们几个出了名的“读书大王”,这可是头一次“遇难”啊!我们又怀着急切的心情看着老师,只见老师微笑着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的进步真大啊!这遍字音读得很准了。”接着,老师又严肃地说:“每篇文章或诗句都有它们自己的意思和风格,《三字经》也是这样的,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还得用心理解它的内容,体会它的感情啊。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才能读得很好。”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又低头看着稿纸小声念起来,一边念一边思考其中的道理。哦,原来《三字经》是教我们怎样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带着肯定、劝说的语气读才对,不能只图顺口随便读。于是,我们跟随着老师地指点,一遍遍地练习,到了第八遍的时候,我们不仅读得很流利,而且还有古人读书的味道了。这时,老师满意地说:“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我们一起享受到古人的风采了。我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骄傲!”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情不自禁地拥抱着跳了起来。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总是乐滋滋的。是啊,读书就是这样,你越喜欢读它、欣赏它,它就越是想给你做“朋友”。

三字经作文 篇7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以后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

从“苟不教,性乃迁。”到“知某数,识某文。”告诉我们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而学习的方法,贵在专心。“昔孟母,择邻处。”里面蕴含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学习环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人就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地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就像方仲永一样:他家世代都是种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时候时,方仲永就已经会作诗,由此父亲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很多人都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于是父亲就一天到晚带着方仲永去写诗、赚钱,不让方仲永去学习。直到方仲永十二三岁时,写作才华仍和五岁时地写诗水平一样,到了二十多岁时,他地才华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这不正体现了这句话地意思吗?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又让我懂得,做儿女地,从小时候就要亲近好地老师和朋友。正所谓“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从“一而十,十而百。”到“此五常,不容紊。”告诉了我们十进位算术方法,什么叫“三才、三光、三光”,告诉了我们“春夏秋冬”、“东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四季、四方和五行。从“地所生,有草木。”到“丝与竹,乃八音。”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和“稻梁菽麦黍稷”等许多丰富的知识。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三字经作文 篇8

你可别小瞧它,这里面含意无穷呢!其中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最受感动。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有个小女孩叫黄香。才九岁就开始帮父亲做家务,而且还很孝顺父母。天气炎热时她会用小扇子把席子扇凉了才让父亲睡;冬天天气寒冷,她又会在父亲睡前,把被窝躺暖才让父亲睡……黄香她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懂得为父亲减轻负担,知道父亲在外工作十分劳累,主动承担家里所有家务,还细心地照顾父母,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小女孩。

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别。我现在虽然读六年级了,却还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在家不但什么事都不干,吃饭还特别挑食……我和一个小小年纪的黄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黄香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孩子。《三字经》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战国的苏秦,读书时为防止瞌睡把头发吊在房梁上,困倦时用利锥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

他没有老师教诲,而是靠自己勤奋刻苦。晋朝人车胤夏天抓萤火虫装入纱袋,当作现在的电灯泡照明,用来晚上读书;孙康冬天夜晚借院子中雪反射出来的光看书。他们家里都非常非常的贫穷,但从来没有放弃和停顿过学习。我觉得古人的做法虽说有些不合科学道理,但这种自觉学习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后人。

从历代文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的经历来看,没有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是不爱学习的。想一想自己,感觉十分惭愧:家庭有能力支持我读书,学校是修文规模最大的学校,老师教学水平也很高,可以说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可以更广泛和深入地学习知识。可是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学习不刻苦,有时还做了违反纪律的事,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今后我要向这些优秀的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读这本好书吧!

三字经作文 篇9

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教会我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也让我明白书与我们是好朋友。

记得小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很多启蒙书:《格林童话》、《弟子规》、《三字经》、《伊索寓言》。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喜欢看这些书,觉得好枯燥无味,但又对《格林童话》和《伊索寓言》十分有兴趣,那书中一波三劫的情节很吸引我。虽然看不懂,但还是兴趣十足。

对于国学《三字经》和《弟子规》我是提不起兴趣的,连封面那几个大字都懒得瞄一眼,早已被我弃忘在一旁了。妈妈见状就拿起《三字经》逐字逐句的解释给我听,刚开始我十分不乐意她讲的这些。慢慢的,我发现它其实也是有故事可听的。我渐渐喜欢看了,从她的讲解中我知道了《三字经》里虽然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很耐人寻味…

渐渐的我爱上了《三字经》。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经典。书中以三个字为一句话,四个字为一段话。他主要讲述人的善、恶、学、孝、礼、仪,是很好的一本教育书,它教育我们爱国爱校,亲师亲友,勤奋好学等做人道理。

“香九龄,能温席”。小黄香九岁时,便懂得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摇扇子,冬天为父亲暖被子。他不仅孝顺,还勤奋刻苦,还博学多才呢!而如今,我们生活中许多同学家境优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却还是对这对那不满意,乱七八糟的学了一大堆,不懂知恩图报,孝敬双亲,整天大吵大闹,不把心思放学习上,而去追求时流,赶时髦,攀比吃穿…

父母为养与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此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种很伟大的恩情。我们应学会爱自己的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时,父亲的朋友送来了一盘梨子,父亲于是让孔融七兄弟自己挑着梨子吃,并让最小的弟弟先挑。小弟弟拿了一个最大的,孔融却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欣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种懂得谦让的好孩子,从小就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我们应学习孔融这样精神。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的时候,看见一位老爷爷在我身旁站着,随着车子的颠簸,摇晃危险,我马上站起来扶着他,让他坐在我位子上。他笑着问:“小姑娘,你为什么把座位让给我呀?”我说:“长者坐,命乃坐。”爷爷会心的笑了,我也笑了。

读了《三字经》,我学会了尊老爱幼、尊敬师长、互相帮助、爱护公共财物,我们应把这些一代代相传下去,让文明之花开遍我们的祖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三字经》为友,其乐无穷!

三字经作文 篇10

小时候姐姐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由于那时侯还小,没有背下来,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长大了,老师又给我们发了一张,经过爸爸,老师的讲解,和网上查阅,我能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含义。

特别是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内容: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意思是这样: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书抄写在用蒲草编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在读懂了这一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条件,坐在明亮教室,有辛勤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书包、文具。这么好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如果在这样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理想,将来成为祖国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文化知识。